前篇:世界樹語
※關於其他維度文明介紹,請先自行參閱硬核理論標籤,有個基礎認知再來讀這篇文章。
【聲明與前提】
這些資訊是我本靈層面的經驗與知識整合後所能理解、轉譯並分享的內容。
我之所以願意整理並公開,是因為我認同背後的價值與理想。
以人類角度來說,全然無法應證,但無論這組織是否真實存在,這都是一個對於理想的刻劃。
世界樹議會:高維深層政府
你可以將其理解為宇宙的「高維深層政府」或隱形治理體系。
若用地球的概念類比,它有點像「聯合國」,但議會的單位並非國家,而是高維種族。
其存在目的極為樸素:維持宇宙系統不崩潰。
「深層政府」這個詞在人類社會常被理解為陰謀與操控的象徵,但在這裡,它的意涵更接近於幕後的穩定維持者。
從低維度生命的角度來看,世界樹議會確實屬於「幕後操控」的一種形式,但這種操控並非為了支配或奪權,而是出於系統穩定與秩序維護的必要。
他們關注的是整體的運行平衡,而非個別文明的得失。因此與其說是干預,不如說是「在背後微調宇宙的參數」,確保整體架構能長期穩定,而不至於被某個文明或能量體拖垮。
這種低調是基於維度隔閡與干擾風險的考量。
並且高維存有能向低於自己維度的生命隱藏行蹤,低維也無法觀測到他們。
因此,很多人包括部分中維存有不曉得這個組織,屬於正常現象。
它將自身比喻為「世界樹」,議會的所有職能就是作為宇宙「系統之樹」的管理與修復者,並非真實的有一棵巨樹。
組織構成:實力制與去階層化
成員門檻與架構
世界樹議會設定了極高的門檻:僅限九維以上的高維種族加入。
這是出於功能性考量,因九維以上才有跨星系協作的能力。
議會的成立是基於歷史的教訓與現實的自利,為了結束高維戰爭的年代。他們體認到,只有彼此合作才能保障各自族群的存亡,避免整個宇宙因高維度衝突而陷入連鎖瓦解。議會的運作奠基於這種相互存亡保險的結構性責任。
決策層(議會本體): 成員多由各族群的族長、長老或最高級代表擔任。
執行層(機動課等): 則由各族的志願者組成。
他們被鼓勵主動發現並介入問題,而非被動等待指令。
超然的公益與結構性責任
議會的運作奠基於純公益性質。
成員大多處於24小時全年無休的待命狀態。
成員大多只有最低薪資,許多成員甚至連薪水都不領。
資金來源: 運營資金主要來自成員的自發性貢獻,且只用於任務與賑災。
去中心化: 組織內部沒有最終仲裁者。所有決策皆力求達到共識,是這種結構性風險壓力的直接體現。
運作準則
議會奉行低調與中立原則,並且只處理那些大到足以影響宇宙平衡的結構性問題。
整體平衡重於個體痛苦
議會準則是整體平衡,這是其理性決策的基礎,也是其侷限所在。
干預門檻: 議會重視的是整體平衡而非部分族群的災難。只有當災難規模足以影響跨星系穩定時,他們才會介入,這包括高維存有自身的惡意破壞與人為災害。
自力救濟原則: 如果受害者具備自力救濟的能力與潛力,議會仍會保持觀察。
世界樹議會各部門簡介
議會本體→決策與協調中樞。由各高維種族首席代表組成,負責提案、審議、投票,設定宏觀維穩策略。星辰協調溝通專責部門→負責與全宇宙的星辰意識協調溝通,確保能量流動與供應穩定,實行能量配額制度,以避免單一文明壟斷資源或能量流。外勤單位(機動課)→高風險任務執行、戰略修復、干擾清除。負責將議會決議轉化為實地行動。外交協調專責部門→處理跨文明間的衝突調停、法律解釋與協商。人道救援專責部門→處理重大文明災難、能量枯竭等的緊急支援與資源調度。生態維護專責部門→針對跨星系層級的生態失衡、星球生命體修復、環境污染等進行技術性維護。資訊監測專責部門→持續監測多維空間的異常、能量波動與文明動態,提供預警和情報支援。
其他備註:
星際的中維部分政體存在行政怠惰和長期腐敗的問題,有時世界樹會強行介入,暫時接管極端失控的政體(如權力空缺、內戰等),直到當地出現本土政權為止。
因為人類維度過低,對人類傳訊效益極低,
世界樹議會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讓人類知道或參與任何工作內容,
出現在地球的存有皆非世界樹議會成員,
我方團隊也非世界樹議會的傳訊管道(僅在業務上有部分關聯)。
【結語】
那些無名的干預與修復,早已在宇宙各處留下痕跡,只是人類從未察覺。但對整個宇宙結構而言,那些無聲的介入卻是基礎工程的一部分。
世界樹議會的存在,或許永遠不會被證實。
祂們不以信仰為目的,也不追求被理解,只在必要時維持宇宙系統的秩序與平衡。至於個體能否理解這一切,從來都不是祂們的考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