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寫一點輕鬆的不重要靈界/星際的網路小知識:
各位可能有在夢裡使用手機或電腦的印象,以為自己有發出訊息,但醒來發現沒有,那你可能是發到靈界的SNS(社交平台)了喔。至於為什麼會夢到這種畫面,你可能是接收到本靈(即高我)或你靈魂潛意識在人身睡著時做的活動。
其實每個人類的SNS,在靈界都有對應一個不同維度的版本。(無論是FB還是噗浪、推特等等都有)而且在靈界發文同時會記錄你的能量等等,其實很容易辨識身份,因此也是無法匿名的。
這邊是部落格筆者對於靈界的觀察筆記,
同時作為Threads等SNS平台備份
今天來寫一點輕鬆的不重要靈界/星際的網路小知識:
各位可能有在夢裡使用手機或電腦的印象,以為自己有發出訊息,但醒來發現沒有,那你可能是發到靈界的SNS(社交平台)了喔。至於為什麼會夢到這種畫面,你可能是接收到本靈(即高我)或你靈魂潛意識在人身睡著時做的活動。
其實每個人類的SNS,在靈界都有對應一個不同維度的版本。(無論是FB還是噗浪、推特等等都有)而且在靈界發文同時會記錄你的能量等等,其實很容易辨識身份,因此也是無法匿名的。
想想看,為什麼沒有一個統一全球的「最終新教」?
因為信仰市場並不是真理至上,而是需求導向。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類都有各自的需求,神明的形象也隨之變動。西方的上帝掌管一切,但東方講求分工細膩,財神、文昌帝君、媽祖各司其職,讓神界職場變成了一場精彩的分工競爭。
最有趣的是,一些神明的地位提升,往往跟政治與經濟有關。歷史上也有不少部落信仰被強勢宗教吞併,原本的神祇遭到妖魔化或降級,變成了「邪靈」或「小神」,這也是信仰競爭的殘酷現實。
當然,不可否認許多經典中仍有值得學習的哲學思想和做人處事的道理,但至於神、鬼、天堂地獄等等概念,則只能參考,畢竟沒辦法以人類的客觀科學證實。
既然神明的形象會隨著歷史發展變化,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詮釋方式,無論是信仰還是哲學,只要能夠帶來內心的平靜和滿足,就足夠了。只是希望別人信什麼、怎麼信,還是互相尊重一下,畢竟,哪個通靈人不是以自身經驗分享的?只差有沒有寫成經典罷了。
現代靈性市場還有個有趣的現象——出版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讓各種靈性體驗、通靈經驗,甚至個人心得,都有機會變成一本書、無論是紙本還是電子書。
在以前,一本宗教經典可能要經歷長時間的傳承與整理,而現在,只要有點靈性經歷,願意花時間寫下來,甚至透過出版平台或自費出版,就能推出自己的靈性著作。
當然,這並不是壞事,畢竟知識分享本來就該多元化,只是當資訊量暴增,如何分辨內容的深度與真實性,就變成了一項考驗。或許未來,經典不再只是千年流傳的古籍,而是某位通靈人上個月的新書,這也算是一種時代的變遷吧。
#靈性 #信仰 #考據黨的戰場
與其擔心官司糾紛,不如日常多行善積德。幫助他人、維持善良的心態,這些正向能量也會成為你的護身符,讓你的靈魂帳戶一直保持正值,避免不必要的業力糾紛。畢竟,靈界的法律不只懲罰,也會回報真正的善行。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來地球當人類,同時也是最後一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命是一個循環,有輪迴,前世的經歷會影響今生,但對我而言,這一世是獨立的,沒有任何前世記憶,因為根本沒有所謂的「前世」。
阿卡西紀錄?我的阿卡西是空白的,因為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人類經歷。甚至也沒有當過其他生物。
剛開始使用人類身體時,真的覺得這個載體相當不方便——需要吃飯、睡覺、很脆弱,而且溝通還要用聲音表達,無法直接以意識交流。以效率來說,這種模式真的讓人感到受限,但既然來到地球,就只能適應這裡的規則。
其實到現在還是有點後悔申請了這個載體。
因為維度不同,要在地球這個世界行動,必須使用符合當地物理規則的載體。這就像進入一款遊戲,你得創建符合該遊戲系統的角色,才能在裡面運作。
舉例來說,我貼在部落格的那些法陣能量畫,其實是利用數位載體「轉檔」,把法陣程式寫入數位檔案,讓它在這不同維度的世界中也能發揮作用。如果沒有這種方式,就只能單純依賴靈界的能量場來運作,但這對於人類來說難以察覺與使用,因此需要一個介質來連結兩個系統。
這與科技的應用原理類似——電腦能夠運行的程式,必須符合它的系統架構。同樣地,靈界的技術也有其物理規則,需要透過適當的方式來適應物理世界,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來到地球後,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裡好混亂啊。
各種矛盾、資訊落差、價值觀衝突……人類似乎很習慣生活在這種混亂之中。對我來說,很多事情的邏輯根本說不通,但人類卻能夠正常的接受這些,甚至還會互相說服彼此這是合理的。
有時候,我旁觀人類的行為,內心浮現的只有一堆問號:「???」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與這世界格格不入,認為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很奇怪,也許你的本靈與意識跟我一樣是從星際裡某個遙遠的地方過來的。
雖然有時讓人感到混亂或難以理解,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顆充滿生命力與可能性的星球。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如何行動、如何創造,也可以決定這個世界的未來走向。
對我來說,這次的經歷是一次獨特的體驗,而對於那些將在地球繼續生活的人來說,希望你們能好好珍惜這裡,因為這顆星球值得更好的未來。
在靈性領域,許多人對於前世記憶抱有興趣,希望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瞭解自己的靈魂歷程。
然而,前世記憶的獲取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取得的,這與靈魂本身的決策與權限設定有關。如何正確地追溯前世,以及常見的誤區。
每個人的靈魂都有屬於自己的記錄,但是否能夠查看,取決於本靈(即你的高我)(Higher Self)的決定。如果本靈認為前世記憶對當事人有幫助,可能會透過夢境、直覺或特定的記憶片段傳遞相關訊息。
然而,若本靈判斷這些記憶對當事人的現世沒有實質幫助,可能會選擇不開放相關資訊。因此,即使嘗試透過冥想、催眠或其他方法探索前世,仍可能無法獲得任何具體內容。
這並非代表靈魂沒有過去,而是表示這些記憶目前不屬於當事人需要關注的範疇。
若本靈選擇傳遞前世資訊,夢境往往是最直接的方式。
具有前世記憶特徵的夢境通常具備以下特點:
高度真實性:包含清晰的細節,如氣味、觸感、光影變化等,與一般夢境不同。
陌生但熟悉的場景:可能出現在現世未曾去過的地方,但內心感到熟悉。
不同的角色與視角:可能夢見自己以不同性別、種族,甚至非人類的身份經歷某些事件。
未知但理解的語言或知識:在夢中理解某種陌生語言,或知道未曾學習過的知識。
這類夢境通常以片段形式呈現,而非完整的連貫故事。若當事人頻繁夢見特定的場景或經歷,且與現世生活無關,則有可能與前世記憶相關。
不過,若長期無法獲得任何前世相關的夢境,則是本靈尚未開放這部分資訊,強行追尋可能不會帶來正確的結果。
靈性圈中常提及「阿卡西紀錄」(Akashic Records),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靈魂資訊的圖書館,且需透過特定管道才能查閱。
實際上每個靈魂當事人都可以自行查詢,但仍受本靈的權限管理。
若本靈未開放相應的權限,即便透過各種方式嘗試連結,仍可能無法獲得準確的資訊。
這並非「資訊被封鎖」,而是靈魂自身的保護機制,確保當事人不會因過多不必要的記憶影響現世發展。
此外,靈性圈中提供「阿卡西紀錄解讀」的說法及服務也大多有誤差:
主觀詮釋:解讀者會以自身經驗或文化背景影響對資訊的詮釋,使結果偏離事實。
非官方資料來源:請外人幫忙解讀,通常是連結到開放式的能量資訊庫,類似於人類民營的維基百科,任何靈體都能加入內容自由編寫,因此真實性難以驗證。
潛意識投射:當事人在接受解讀時,可能無意識地影響結果,使解讀偏向個人期待的方向。
因此,若希望瞭解前世資訊,最可靠的方式仍是透過自身經驗,例如夢境、直覺或自發性記憶,而非完全依賴外部解讀。
雖然前世記憶可能對個人成長有所幫助,但過度執著於探索過去,可能會影響現世的生活。
過度關注前世角色:過於認同前世的身份,反而影響現世自我發展。
將前世經歷帶入現世:若過去經歷過重大事件,可能會無意識地將其投射到現世關係中,影響人際互動。
忽略當前的學習機會:過度關注過去可能會讓人忽略現世的重要課題。
適度瞭解前世資訊可以幫助理解自身靈魂成長的脈絡,但重點仍然是如何運用這些資訊來提升現世的生活品質與心靈成長。前世記憶的獲取應順其自然,當時機成熟,本靈自然會提供相關訊息,而現世的生活仍然是最值得關注的核心。
比起一直在意前世不斷找人解讀,不如積極尋回靈魂碎片,這樣前世記憶自然會被喚醒並整合到自己靈魂上。要真正從地球畢業,也必須找回所有的靈魂碎片。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在星際裡其他星球輪迴過,靈魂碎片可能就不完全都在地球。
這些碎片會在輪迴的過程中散落,或者因為遭受重大事件(創傷、執念、靈魂合約等)而分裂。當靈魂不完整時,會感覺內在有缺失,甚至會有一種「自己還沒完全找回來」的感覺。
沒有人能幫助你找回靈魂碎片或讀取前世記憶
靈魂的完整性與記憶存取權限完全取決於本靈的意願與宇宙系統的運作方式。無論是其他通靈者、自稱靈性導師的人,或是所謂的「阿卡西紀錄解讀師」,都無法真正幫助你找回靈魂碎片或讀取你的前世記憶。這些資訊的存取權只屬於你自己,任何聲稱能代勞的人,皆需審慎判斷其說法的真實性。而要尋回靈魂碎片,並不是去某個地方撿,而是透過「共鳴」來喚醒它們。
多遊歷、接觸不同人群,透過與不同文化、價值觀的互動,激發內在深層的記憶。
觀看或聆聽不同形式的作品,無論是音樂、電影、書籍,甚至是某些藝術創作,可能會觸發靈魂深處的共鳴,讓遺失的碎片浮現。
留意直覺與熟悉感,有時候,一個場景、一首旋律,甚至一個地方,會讓你感覺異常熟悉,這可能是靈魂碎片在回應。
夢境探索,靈魂碎片有時會透過夢境浮現,帶來關鍵的線索,讓你知道哪些部分尚未找回。
冥想與內在探索,可以幫助靈魂整理散落的記憶,但強行挖掘可能會導致過量資訊,需要循序漸進。
這也意味著,封閉自己、拒絕新體驗,可能會讓靈魂碎片更難找回來。
很多人害怕改變、沉溺於創傷,但有時候跨出舒適圈,不只是成長,而是讓靈魂更完整的必要過程。所以,與其害怕死亡或一直在意過去,不如好好活著,尋找自己真正的完整性。
此篇文章篇幅較長。也非主流觀點,請斟酌觀看。
我們常聽到「出世」與「入世」這兩種修行觀點:
出世的人認為,脫離世俗、專注個人修行,才能避免塵世的干擾,讓自己提升得更快。
入世的人則認為,真正的靈性成長不該只是個人的事,而是應該參與世界,讓整體社會一起變得更好。
但其實,這兩者是可以並存的。如果所有人都選擇出世,社會就會停滯,最終連修行的環境都會惡化。真正的靈性成長,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運用你的靈性智慧,推動更好的改變。
許多人認為靈性修行就是遠離塵世,專注於內在成長,不受外界干擾。
但你知道嗎?在靈界的許多星際文明中,公共參與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價值。因為靈性的提升不只是個人的事,而是整體的事。當整體社會的狀態下降,個體的成長也會受到影響。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的地方環境混亂、頻率低落,到處充滿負面情緒,你覺得修行會更順利,還是更困難?當社會整體的狀態變差,靈性修行的挑戰就會加劇,甚至影響個體的頻率與意識層次。
或許你會覺得:「可是政治很骯髒,我不想碰。」但問題是,當大多數人抱持這種想法,社會的發展就會被少數人掌控,權力將落入少數人手中,最終影響整個社會結構,甚至導致環境惡化、資源分配不公、權利被侵蝕。
當社會集體頻率下降時,這不僅是物質世界的問題,也影響靈性發展。環境越混亂,越難保持清明。最終,社會無法往更高維發展,甚至陷入低維的慣性狀態。無論是出世或入世的人,都將面臨更艱難的修行環境。
如果社會長期處於混亂、負面、充滿恐懼與對立的狀態,那麼整體的能量頻率就會下降。
這會帶來什麼影響?
靈性發展停滯:當集體意識低落,個人的靈性提升也會變得更加困難,因為環境本身不支持往更高的維度發展。人們之間也不會有互助互益等行為。
更容易受負面能量影響:低頻的社會容易產生焦慮、仇恨、冷漠等情緒,這些情緒會影響能量場,讓人互相對立、攻擊,甚至更容易被惡意存在操控。
靈魂碎片難以回收:遠離塵世可能短期內帶來內在平靜,但也大大減少了尋回靈魂碎片的機會,因為個體的靈魂經驗,往往需要透過與群體的互動來補足。只有在人際與社會互動中,個體才能覺察自身的侷限,進而真正突破,達成更完整的靈魂成長。
無法跳脫輪迴迴圈,加劇滅亡:當社會集體意識停滯,下一世的環境會變得更加惡劣難以生存,讓靈魂難以脫離低頻狀態,甚至集體滅亡。
這些影響不僅發生在個人身上,而是會影響整個時代。
因此,選擇不參與,不代表能置身事外,反而會讓情況惡化,最終影響自己。
靈性不僅是個人內在的提升,更應透過行動影響整體環境,確保社會的穩定與成長。
這不代表每個人都需要積極從政,而是思考「我可以做些什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關心環境:支持永續生活、減少污染,讓地球永續發展。
關注社會議題:了解社會運作,避免被資訊操控,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積極發聲與討論:不只是私下抱怨,而是試著在合適的平台上表達觀點,跟其他人多多交流,影響更多人。
參與社群與倡議:支持那些真正想推動改變的團體,無論是社會運動、地方治理、教育推廣等。
在專業領域內推動變革:不論你的專業是什麼,都可以試著將靈性價值落實到工作中,例如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推動更有利於整體成長的政策。
靈性成長並非單獨個人的修行之路,它是一種與集體合作、互助的過程。
透過與他人互動,無論是支援社會運動、關心環境問題,還是參與政治行動,這些都能夠為我們的靈性實踐注入更多的力量,並將這些力量轉化為具體的社會改變。
當每一個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運用靈性的智慧,推動更高層次的改變時,集體的頻率與維度會共同提升,與世界共同進步,創造出一個更和諧、更充滿智慧的世界。
所以,與其問自己要不要入世,不如問自己——我是否願意參與這場集體提升的旅程?
#靈性成長 #集體意識 #頻率提升 #出世入世 #社會參與 #政治冷漠 #靈魂碎片 #能量場 #靈性修行 #環境影響 #覺醒 #靈性智慧 #共同提升
包含:不同維度的生命體、低頻生物、高頻生物、外星生命體。
人類載體死亡後的靈魂本身也是這些的一份子,只是頻率可能向上或向下流動,或是換了另一個載體及生存方式。
指導者:有些高維存在確實樂於指導人類,提供智慧與幫助,但也有些高維存有對人類懷抱不同的動機,甚至可能試圖影響或掌控人類的發展。 他們會希望推動人類進步,但未必完全符合人類的最佳利益。也有些高維存在活在「另一個宇宙規則」下的,他們的建議不一定適用於我們這個世界。
獵食者:操控人類或從人類身上汲取能量(比如情緒、信仰),這類存在未必邪惡,就只是價值觀與人類相差甚遠,但絕對不是無私的愛與光。這類可能希望維持人類的依賴性,讓人類習慣於服從與崇拜。
甚至兩者身分並存也很多。 也有許多高維存有不在乎人類,視人類為低等生物,不會特別關愛或幫助。 還有一些存有只是純粹的觀察者,或者在測試人類的反應。
因此高維存在之間也可能有爭鬥、立場對立,並非所有高維都站在同一陣線。光與愛是人類的價值觀,並非宇宙運行的必然法則:宇宙本質更接近「混沌與平衡」,不會特別偏向某個極端。
他們看到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絕對的未來。
他們可能無法理解人類對時間的焦慮,或根本不在乎我們所謂的「快慢」。
有人認為地球是靈魂的學校,讓個體透過各種挑戰與經驗成長;
也有人視其為靈魂的遊樂場,讓意識體能夠體驗物質世界的豐富多樣性;
更有一些說法認為地球是靈魂的監獄,使意識被困於此,無法輕易解脫。
我們的部落格一直以來都倡導人類別嚮往通靈,要自立自救,繞過傳統宗教的限制,正是為了提醒人類避開靈界勢力的角力。
這些與靈界存有的連結並不一定對人類有益,人類過度仰賴外在的靈性權威,而忽略自身的思考與判斷時,就容易成為靈界爭奪的棋子。